欢迎访问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工程系!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系部动态 >职教风华
职教风华

劳动节丨传承劳动精神,培育工匠精神

发布日期:2025-05-01访问热度:0

  五一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。1886年5月1日,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,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,终于获得了胜利。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,1889年7月,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。会议通过决议,规定 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,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。

1746118867397.jpg

  劳动,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。这是高尔基对劳动的诠释,也是劳动的真谛。

  人民创造历史,劳动成就梦想。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,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。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,当代中国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,都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用伟大的劳动和创造托起的。正是亿万劳动群众胼手胝足、拼搏奉献,以发展进步为己任,与时代发展同步伐,才推动中国这艘航船不断靠近梦想的彼岸。中华民族阔步前进的每一个坚实脚步,都凝结着工人阶级和亿万劳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。他们身上有许多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其中,“工匠精神”最值得点赞。这种工匠精神,既能体现勤劳之美的精神原色,又展现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。

 

创新楷模——王洪军

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冷作工,高级技师。他敢于超越、勇于创新,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整修工具47种2000余件,创新发明出123种轿车整修方法,“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”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;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,为企业攻克了700多项技术难关,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。

 图片1.png

  工匠精神一身工装,凝神聚力,迎难而上,“技可进乎道”。早在战国时期,人们就将能工巧匠视作“济世圣人”。历史上出过很多卓越工匠,善于解牛的庖丁,善于木工的鲁班。在当下也少不了工匠的身影。他们精于工,匠于心,品于行。好工匠手中无“孬活儿”,他们不知疲倦地追求,往更高层次努力,拥有最值得点赞的精神气质。

  工匠精神的内涵:精益求精。注重细节,追求完美和极致,不惜花费时间精力,孜孜不倦,反复改进产品,把99%提高到99.99%严谨,一丝不苟。不投机取巧,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,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。耐心,专注,坚持。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,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。专业,敬业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,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。   

 

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精气神

  业教育与企业发展、科技进步、社会繁荣等关联最紧密、最直接。重振“工匠精神”离不开职业教育。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。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精气神,应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融合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。    

 1746119193747.jpg

   品制造需要工匠精神,时代发展同样呼唤工匠精神。不论哪个岗位、干什么工作,都需静下心来、沉下身去,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事、尽到该尽的责。这也是一种工匠精神。

  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精气神,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融合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去,愿我们都带着一颗“工匠”之心,以培养“工匠”为目标,培养优秀毕业生,让我们的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平衡发展的动脉力量。